|
![]() |
海洋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人類對于大海一直懷有敬畏之情,開拓海洋資源之路也漫長而艱辛。浩瀚海洋,蘊藏著約占全球石油資源總量34%的石油資源量。隨著人類對石油資源需求的增加和勘探開發(fā)技術(shù)的進步,海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(fā)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。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體地理單元。地球表面積約為5.l億平方公里,其中海洋面積為3.6億平方公里,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%。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。海洋中的石油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自然資源之一。 全球水深在300米以內(nèi)的大陸架面積,大約為2800萬平方公里,其中57%的面積是可能蘊藏石油的沉積盆地。在4000多萬平方公里的位于大陸架之外的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內(nèi),已發(fā)現(xiàn)有石油資源。由于勘探技術(shù)的限制,目前對海洋石油的儲量還缺乏準確的判斷。海洋石油專家們估計,世界石油可開采儲量為3000億噸,其中有1350億噸在大陸架內(nèi)。 海洋中如此巨大的石油資源是如何形成的? 在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,有的時期氣候比現(xiàn)在溫暖濕潤,在海灣和河口地區(qū),海水中氧氣和陽光充足,加之江河帶入大量的營養(yǎng)物和有機質(zhì),為生物的生長、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食糧,使許多海洋生物(如魚類以及其他浮游生物、軟體動物)迅速大量地繁殖。據(jù)計算,全球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層中的浮游生物,其遺體一年便可產(chǎn)生600億噸的有機碳,這些有機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的原料。 但是,僅有這些生物遺體還不能形成石油,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和過程。海洋每年接受160億噸沉積物,特別是在河口區(qū),每年帶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區(qū)多。這樣,年復(fù)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遺體一層一層掩埋起來。如果這個地區(qū)處在不斷下沉之中,堆積的沉積物和掩埋的生物遺體便越來越厚。被埋藏的生物遺體與空氣隔絕,處在缺氧的環(huán)境中,再加上厚厚巖層的壓力、溫度的升高和細菌的作用,便開始慢慢分解,經(jīng)過漫長的地質(zhì)時期,這些生物遺體就逐漸變成了分散的石油。 分散的石油不利于開采。因此,海底油田的形成還依賴于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質(zhì)構(gòu)造。淺海大陸架一般被認為是石油生成與儲存的良好場所。在淺海,特別是在島嶼岬角阻隔的海灣中,水域處于平靜的半封閉狀態(tài),最利于有機物的堆積。大量泥沙的沉積為石油的儲集創(chuàng)造了良好的條件。石油儲集在砂巖孔隙中,就好像在海綿里充滿水一樣,不致石油流失而長期緩慢地沉降在大陸架淺海區(qū)。那些沉降幅度大、沉降地層厚的盆地,往往是形成石油最有利的地區(qū)。在這些大型沉積盆地中,因受擠壓而突出的一些構(gòu)造,又往往是儲積石油最多的地方。因此,在海上找石油,就要找那些既有生油地層和儲油地層,又有很好的蓋層保護的儲油構(gòu)造的地區(qū)。 |
|